发布日期:2024-10-24 19:17:17 点击次数:
小鸟体育官网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连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善了居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广大居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解放初期,新中国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特别是“一五”时期,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至1952年增加到156元,增长56.8%[1],特别是“一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4元,比1952年增长62.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8.5%,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增加到1957年的73元,增长66.6%。但长达十年的“”把中国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到了结束的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元,比1957年增长35.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5%,年均仅增长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4元,比1957年增长83.6%,年均增长2.4%,扣除物价因素,增长更低。改革前30年,城镇居民70%以上的消费都用在衣食温饱方面,家庭恩格尔系数达57%以上,城镇居民刚刚脱贫,但仍在温饱最低线上徘徊;这一时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在67%以上,到1978年全国仍有2.5亿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处于绝对贫困线以下,整体上说,农村居民还未跨入温饱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91年的708.6元,增长4.3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9.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116.06元增加到1991年的619.79元;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1991年的57.6%,下降10.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1984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国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措施,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价格补贴也由暗补改为明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有了明显的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1991年的1700.6元,增长4.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311.16元增长到1991年的1453.81元;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1991年的53.8%。
到199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已小于60%,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1992年以后,农村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708.6元增长到2000年的2253.4元,并一举突破1000元和2000元大关,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619.79元增长到2000年的1670.13元;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7.6%下降到2000年的49.1%。
在此期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1年的1700.6元增长到2000年的6280.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1453.81元增长到2000年的4998.00元;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3.8%下降到2000年的39.4%。
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到2000年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达95.6%,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
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逐步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为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4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0.6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4%;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1741.09元增加到2008年的3660.68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8年的43.7%。
这一时期,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使效益好的企业纷纷增加职工工资及奖金、福利补贴;工资制度改革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明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6859.6元增长到2008年的15780.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高达9.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5309.01元增长到2008年的11242.85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38.2%下降到2008年的37.9%。
这一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收入结构明显优化,居民的钱袋更加殷实;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消费质量全面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扎实的一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经历了曲折——徘徊——腾飞的过程,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城镇居民生活非常关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城镇劳动就业人数不断增多,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到195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增加到156元,比1949年增长56.8%。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最多的30年。据调查,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81元,比1949年增长157.6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18.5倍,平均每年递增5.2%;比1978年增长45.0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7.2倍,平均每年递增7.2%,为城镇居民生活向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由于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年均增长10%左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率先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据调查,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比1949年增长107.7倍,平均每年增长8.3%;比1978翻了5番,增长了34.6倍,平均每年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7.1%。在收入普遍增长的基础上,高收入农户越来越多,到2008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39.3%,其中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的农户占9.3%。
改革开放之前30年,农村居民从集体所得的工分收入是最主要的来源,通常占70%以上。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
(1)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1978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中,66.3%来源于集体统一经营收入,26.8%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向家庭经营为主。到1990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高达75.6%,比1978年的26.8%上升48.8个百分点,2008年仍达51.2%;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35.79元增长到2008年的2435.6元,增长67.1倍。
(2)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随着各地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2008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853.7元,比1985年的71.71元增长24.8倍;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18.0%上升到2008年的38.9%,上升了20.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3)生产商品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提高。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过去较长时期农村经济自给、半自给状况及以农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得到改变,农村居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的现金纯收入为56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1.9%;到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的现金纯收入达到4030元,占纯收入的比重提高到84.6%。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
在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的同时,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工薪收入虽然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但其比重逐步降低;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工资性收入不再是收入的绝对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全国城镇居民就业者中绝大多数为国有和集体职工,就业形式和收入渠道比较单一,工资性收入几乎是收入的唯一来源。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城镇经济注入了活力,也调整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内部结构。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从无到有,新型职业行业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就业渠道的拓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逐渐增多,工资性收入不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绝对主体。1978年以来,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1299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到66.2%,比1949年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
(2)经营净收入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解放初期的1949年城镇就业者中职工人数为809万人,个体劳动者为724万人。随后,城镇个体经济逐年萎缩,到1978年全国城镇个体劳动者仅有15万人。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各地从事个体经营的人数持续增加,个体劳动者在城镇就业者中的比重逐年扩大,经营净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也逐年提高,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资料显示,1981年,城镇居民人均个体劳动者收入只有0.2元,仅占总收入的0.0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已达到1454元,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5%,带动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3)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与城镇居民的财富积累紧密相连。1978年以前,城镇居民的收入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来源于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改革开放后,随着企业股份制的推行,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发行量的增加,城镇居民的金融活动日趋活跃,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带动了财产性收入的强劲增长。改革初期,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有4.0元。而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股票、债券及储蓄等所得的利息、红利等财产性收入已达到387元,比1985年增长95.8倍,占总收入的比重也从1981年的0.5%提高到2.3%。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城镇居民的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增多。
(4)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成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就业为中心、较为封闭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涉及城镇职工的伤残、疾病、生育、年老、死亡及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相关待遇等项目,但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于职工的保障能力有限。1964年,城镇居民获得的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0.9元,仅占总收入的4.5%。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国家加紧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更加注重民生,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熟,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健全,形成了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覆盖全部城镇居民的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人才、婚姻和生育制度等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此同时,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获得了快速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3928元,占总收入的23.0%,比1964年提高18.5个百分点。其中,养老金、离退休金标准的提高及社会救济收入的大幅增长是拉动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前,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52年的8.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210.6亿元,年均增长13.1%。改革开放后,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17885.4亿元,年均增长26.0%,年均增长速度是改革开放前的2倍。其中:1978年到1986年8年中存款余额增长10倍;到1994年,16年间增长100倍;到2008年,30年间增长1000多倍。
1949-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从40元左右增加到3661元,增长90.5倍,年均增长8.0%。其中,1949-197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了1.9倍,平均每年增长3.7%;1978-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近5番,增长了30.5倍,年均增长12.2%,扣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实际增长6.4%,比1949-1978年的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在生活消费支出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高消费支出的农户增多,2008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在50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21.2%,其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超过10000元的农户占4.6%。
1952-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支出由168元提高到311元,提高了8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提高47.8%,年均增长1.5%。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1243元,比1952年增长了65.9倍,扣除同期价格变动因素,实际增长9.5倍,年均增长4.1%。其中,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243元,比1978年的311增长35.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
从收入5分组来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1980-2008年,尽管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普遍增长较快,年均生活消费增长幅度均超过11%。其中:低收入组1980年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05元,到2008年提高到2145元,年均增长11.4%;中等收入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52元提高到3286元小鸟体育官网,年均增长11.6%;高收入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61元提高到6854元,年均增长12.4%。
从收入7分组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1985-2008年,虽然不同收入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普遍增长较快,每组年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均超过10%。其中:最低收入户1985年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456元,到2008年提高到4533元,年均增长10.5%;中等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724元提高到10345元,年均增长12.3%;最高收入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163元提高到26982元,年均增长14.6%。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3年的348.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8487.7亿元,增长281.5倍,年均增长10.8%。其中,200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78年增长68.6倍,年均增长15.2%;197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58.6亿元,比1953年增长3.5倍,年均增长6.2%。
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70%以上的消费都用在衣食温饱方面,家庭恩格尔系数达57%以上,城镇居民仍在温饱最低线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高达68.6%,到1978年才下降到67.7%,仍处于贫困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显著下降,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比1978年的67.7%下降了24.0个百分点。其中,1983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60%以下,农村居民整体进入温饱生活阶段,到2000年又下降到50%以下,农村居民整体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正由温饱向小康迈进。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比1978年的57.5%下降了19.6个百分点。其中,1996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首次下降到50%以下,到2000年又下降到40%以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出现了质的变化,也逐步开始了从温饱向小康转型的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温饱尚未完全解决,更谈不上发展和享受了。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城乡居民也意识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对文化教育等发展性投入不断增大。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由1980年的8.3元增加到2008年的314.5元,增长36.9倍,年均增长13.9%,其占消费性支出比重由5.1%上升到8.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由1981年的38元增加到2008年的1358元,增长34.7倍,年均增长14.2%,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也由8.4%上升到12.1%。
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亦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医疗保健支出为246元,比1980年增加243元,增长82倍,年均增长17.0%;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786元,比1990年的25.7元增长29.6倍,年均增长20.9%。
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生活消费自给性比重较大,以商品性消费为主。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890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5717万人,增加了4.3倍。家庭服务社会化的趋势带动了社会性服务需求的增长,服务性消费在消费支出中的地位迅速提升。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为2919元,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26.0%,比1978年的10.2%上升15.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由2000年的人均447元提高到2008年的1042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6.7%增长到28.5%,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的收入70%以上是从集体分得的实物收入。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迅速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由1978年的63.9元提高到2008年的5737.0元,增长了88.8倍,年均增长16.2%。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的提高,促进了农村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由1978年的48元提高到2008年的3159元,增长了64.8倍,年均增长15.0%;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41.3%提高到2008年的86.3%,提高了45.0个百分点。
民以食为天,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60年来,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品种逐步丰富、数量快速增加、营养结构不断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居民生活还较贫困。到改革开放前,虽有很大改善,但食物仍然匮乏,人们还没有完全解决温饱问题。1978年,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人均仅为78.6元,主要消费的是自家产粮食。改革开放以来,不但能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今天,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村的物质生活更是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食品消费开始多样化,食物结构逐步优化,吃好、,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肉、禽、蛋、鱼、虾、食糖等副食品消费量逐年增加。2008年农村居民食品支出人均1599元,比2000年增长了94.8%,年均增长8.7%。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食品中,粮食从2000年人均消费250公斤下降到2008年的199公斤;蔬菜从2000年人均消费107公斤下降到2008年的100公斤;食用油从2000年人均消费7公斤下降到2008年的6公斤;与此同时,家禽从2000年人均消费2.8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4.4公斤,增长55.2%;蛋类从2000年人均消费4.8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5.4公斤,增长了13.9%;水产品从2000年人均消费3.9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5.2公斤,增长了33.9%;奶及奶制品从2000年人均消费1.1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3.4公斤,增长了2.1倍;瓜果从2000年人均消费18.3公斤增加到2008年的19.4公斤,增长了5.8%。
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食品消费主要是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品种相对单调。1956年,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2元,其中粮食支出52.0元,占食品消费的42.6%;肉禽蛋水产支出21.8元,占17.9%;烟酒茶支出8.2元,占6.7%。改革开放后,食品消费逐渐向营养较为齐全的“副食型”转变,过去市场供应紧缺的肉禽蛋、水产、瓜果、蔬菜、奶及奶制品等副食品大幅度增加。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4260元,其中粮食支出328元,占食品消费的7.7%,比1956年减少34.9个百分点;肉禽蛋水产支出1269元,占29.8%,增加11.9个百分点;烟酒茶支出433元,占10.2%,增加3.5个百分点;糕点、奶及奶制品支出273元,占食品消费的6.4%,比1963年增加2.7个百分点。食品消费质量也随之提高,营养结构不断改善,碳水化合物所占比重逐渐减少,动物蛋白摄入增多。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56年的174千克下降至2007年的77.6千克,下降了55.4%。猪肉、牛羊肉消费从1956年人均5.8千克和1.6千克上升至2008年的19.3千克和3.4千克,分别增长2.3倍和1.1倍;禽蛋及水产品消费也从1956年的人均12.5千克上升至2008年的18.7千克,增长49.6%。其他食品如鲜菜、鲜瓜果、糕点、奶及奶制品等也有大幅增长。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在外用餐次数明显增多,消费额迅速增加,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就餐支出已达到878元,比1990年增长14.8倍,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为20.6%,比1990年增加了12.7个百分点;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为64元,2008年增加到209元,增加145元,增长2.3倍,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从7.8%增长到13.1%。
改革开放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城乡居民穿着状态的真实写照,城乡居民衣着消费以购买衣料制作服装为主。1956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33.1元,其中成衣消费仅占衣着消费比重的0.3%;1954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8元。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衣着需求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穿暧”向“穿美”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从“请裁缝做衣”到“上商场购衣”转变。同时,人们的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成衣化倾向也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各种服装支出由1983年不足6元增加到2008年的142元,增长23.9倍,购买各种服装数量由人均0.7件增加到2.7件,增长2.9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166元,其中用于购买成衣的支出为839元,占衣着消费的72.0%,人均购买成衣7.7件,比1978年增长1.5倍,比1957年增长整整10倍。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服饰的变化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镇居民每一间瓦房或土房住3-5人的户占到总户数的70%多,而且房租贵得惊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的住房是租赁单位或房屋管理部门的房屋,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但只有少数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1956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4.3平米。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注重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加大了民用住宅建设的投资力度,近年来更是通过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千方百计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大量住宅建成使用,使许多居民家庭告别设施简陋的住房,迁入宽敞明亮小鸟体育官网、设施齐全的楼房,居住条件明显改善。统计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城镇人均使用面积增加到23.0平方米,比1985年的8.6平方米增长1.7倍。
与此同时,住房市场化改革使得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拥有率大幅提高,2008年自有住房拥有率达87.8%,比1983年提高了78.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大幅改善,截至2008年末,有4.5%的城镇居民家庭住上了单栋住宅;83.0%的城镇居民家庭住在单元房中;仅有12.5%的家庭还住在筒子楼及平房中。住房设施的改善更为明显,2008年,住房内有独用自来水的家庭达98.4%,比1983年提高35.0个百分点;有厕所浴室的家庭为79.1%,比1983年提高72.3个百分点;有空调设备或暖气的家庭为62.9%,比1983年提高46.8个百分点。大部分居民家庭的厨房摆脱了烟熏火燎,用上了快捷清洁的炊用燃料。改革开放之初,58.7%的家庭以煤为主要燃料;到了2008年,87.3%的家庭使用管道煤气和液化石油气,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家庭比重降到了8.3%。广大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长足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居住状况变化极大,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为678.8元,比1978年增加666.9元,增长55.8倍,年均增长14.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32.4平方米,增长3.0倍。其中,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占87.3%,比1981年的48.6%提高了38.7个百分点。
在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增加的同时,居住条件有了极大改善。2008年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农户占17.5%,比200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无厕所的农户占7.4%,比2000年减少6.3个百分点;使用清洁燃油、燃气、电和沼气等的农户占28.6%,比2000年提高21.2个百分点;饮用自来水的农户占43.2%,比2000年提高15.5个百分点,而饮用浅井水、江河湖泊塘等非卫生水的农户占24.4%,比2000年减少10.9个百分点;有42.4%的农户住宅外有水泥或柏油状路面,比2004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住宅外为土路等非硬质路面的农户占34.5%,比2004年减少了15.9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改革前人们追求的“三转一响”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已经成为家庭的普通消费品,有的如缝纫机甚至逐渐淡出居民消费的历史舞台;而改革初期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也已经成为居民家庭普遍拥有的耐用消费品。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彩电拥有量已达到133台,洗衣机、电冰箱的拥有量也分别达到了94.7和93.6台,录音机早已被组合音响等中高档影音耐用品取代;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拥有量已达到99.2台,洗衣机、电冰箱的拥有量也分别达到了49.1和30.2台。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家庭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更是如火如荼,空调、家用电脑、家用汽车、移动电话等电气化、现代化的新的消费品走进了千家万户,并迅速发展壮大。1986年,每千户城镇居民才拥有1.3台空调器,而2008年平均每户城镇居民就拥有1台空调器;200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电脑59.3台、家用汽车8.8辆、移动电线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拥有摩托车52辆,比2000年增加31辆,增长1.4倍;电线.4倍;家用计算机5.4台,增加4.9台,增长10.4倍。
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出行主要使用的是公交车、铁路、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交通支出占消费比重很低。1957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的支出为5.3元,仅占消费支出的2.4%。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交流和沟通成为城镇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交通消费在消费支出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消费804元,比1957年增长150.7倍,占消费支出比重的7.2%,比1957年上升4.8个百分点。传统的交通通信方式已不能满足城镇居民越来越迫切的出行和沟通需求,人们追求更加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方式。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是出行的唯一选择,家用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2008年城镇居民用于购买、使用家庭交通工具的支出为466元,占所有交通费用的58.0%,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8.8辆,比1997年增长45.3倍。
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人力板车,乡村间基本都是土路。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8年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12.5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近4倍,农村公路路网已经延伸到高原、山区,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老区,全国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88.7%。随着农村居民与外界的交流日益扩大,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迅速进入农村居民家庭,交通和通讯支出也快速增长。200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摩托车52.5辆,比1997年增长3.8倍;购买交通工具支出人均90元,比上年增加10元,增长12.7%;交通客运费支出人均56元,比上年增加1元,增长2.2%。
旅游成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新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特别是五天工作日的实行,以及从1998年开始增加的“五一”、“十一”长假,居民外出旅游越来越成为度假的首选方式。从短途的城市周边游,周末的国内游,到长假的国内游、出境游;旅游方式也从简单的跟团游逐步发展到自助游。城乡居民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长,旅游人次数不断攀升。2008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1994年增长2.3倍;人均旅游花费达511.0元,比1994年增长1.6倍。旅游受到了越来越多居民的喜爱和推崇,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
文化设施不断增加,娱乐方式趋于多样化。随着城乡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断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文娱类消费日益受到居民的青睐。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已从过去简单的“在家看电视,出门看电影”的单调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茶楼、酒吧、咖啡屋、书屋、度假村等多种休闲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的闲暇生活更加丰富。此外,随着运动场所的不断增加,随处可见的社区健身一角,各大体育馆、游泳馆,各种健身房、瑜伽练功馆,都成了人们热衷的锻炼场所。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理念也不断增强,无论是成人工作之余的充电,还是子女的课外兴趣班,居民的教育支出大幅增长。据统计,1981年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支出仅10.1元,2008年达314.5元,年均增长13.6%;198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教育支出35.8元,2008年达1358.3元,年均增长14.4%。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小鸟体育官网,2000-2008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向前迈进。
据测算,2008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4.6,比2000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1.9个百分点,按此发展趋势,到2020年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2008年经济发展指数为67.9,比2000年提高17.6个百分点,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向前
(二)2008年社会和谐指数为76.1,比2000年提高18.6个百分点,社会和谐发展逐步改善
2000-2008年,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由2000年的68.7%缩小到2008年的58.6%。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本社会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由13.3%提高到58.0%,提高了44.7个百分点。尤其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步伐明显加快,有272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8.15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1.53%。城乡社会生活总体上安全有序。全国万人刑事犯罪率保持基本稳定,自2004年以来,万人交通事故死亡率、万人火灾事故死亡率和万人工伤事故死亡率等重大安全指标有所下降。
(三)2008年生活质量指数为79.9,比2000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居民收入的大幅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2000-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280.0元增加到15780.8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9.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253.4元增加到4760.6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4%;城乡居民住房面积也大幅提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0年的24.8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32.4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2年24.5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30.0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有所增长,由2000年的71.4岁上升到2005年的73.0岁。
(四)2008年文化教育指数为67.3,比2000年提高11.8个百分点,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在文化方面,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到2008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180个,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3218个,公共图书馆2820个,博物馆1893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08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出版各类报纸445.3亿份,各类期刊30.2亿册,图书68.7亿册(张)。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群众性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初中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88.6%上升到2008年的9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42.8%上升到2008年的74.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00年的12.5%上升到2008年的23.3%。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高,由2000年的7.79年上升到2008年的8.48年。
(五)2008年资源环境指数为74.0,比2000年提高8.4个百分点,资源环境受到重视
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单位GDP能耗开始由2005年的1.4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1.32吨标准煤/万元。在监测的519个城市中,2008年有39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9.8%,比2000年提高40.3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也上升到18.21%。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0年的34.3%提高到2008年的60%。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下降4.42%和5.95%。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资源环境问题都十分重视。